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 这人一贯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C. 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D. 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负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2.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则笑话因为对人民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②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极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③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无懈可击。
④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⑤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⑥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一份行业报告显示,英国政府通过高效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 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 英镑。
B.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
C. 2016年9月以来,九度视频推出“五年思变,我为太原代言”专题采访。所采访的人员不仅改变着华南创投圈的历史,促进了社会变革,也经历着自身年龄、身份、职业等各种变化。
D. 11 月26 日,第二届华侨华人与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研讨会在华侨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旨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很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B.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企业广泛受益。
C. 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D. 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人:秀才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统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
B. 干支纪年: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C. 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D. “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前三个是内容体例,后三个是表现手法。
6.(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7.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骨鲠,比喻刚直。骨鲠之臣,指刚正忠直的官员。
B.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C. 命驾,指命人驾车马。谓立即动身。
D. 《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经典。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9.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 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 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 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2)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本诗,完成各小题。
落 叶
修 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 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 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 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E. 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12. 本诗本写落叶,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1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两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⑴________;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从主观上说是好的品质,⑵______________,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从客观上说,是好的状态,如果你这二者的状态是好的,那么从客观上评价你就是幸福的。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你是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的,因为⑶___________________。
⑴
⑵
⑶
14.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美国一名男子因下雨天打伞遭遇的麻烦而突发灵感,发明出一种新型雨伞,可以帮助双手完全“解放”出来,同时防止伞因风大而被吹翻。发明者将它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不用手撑的雨伞。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雨伞名为“Nubrella”,发明者艾伦•考夫曼现年45岁,曾经是一名职业网球手。
这种雨伞打开成半球形,里面装有背带,使用时将背带套在肩膀上即可固定。只需轻按一个按键,雨伞就会自动打开。 这种新型伞用尼龙和铝合金制成,其前端伞面采用热塑性聚氨酯为材料,重约1.2公斤,售价30英镑(约合59美元)。除挡雨外,这种防风的新型雨伞同时具有保暖功能。
考夫曼说,虽然戴上这种新型雨伞会让人们的形象看上去“不佳”,但“当你在一个糟糕的天气外出,不会有许多人注意你的形象”。
高一语文练习1答案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使用正确。A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说的是些什么。是用于批评说话人的。如“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这段文字说明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是说他说话内容混乱。B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占便宜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C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注意“振”的写法,不能误写成“震”。用在这里与文意完全不符,被误解为“声音大得震聋了耳朵。”改为“震耳欲聋”即可。
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漠不关心,漠:冷漠,冷淡。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使用正确。③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使用正确。⑤“半夜敲门不吃惊”或“半夜敲门心不惊”,比喻没有做过亏心事,这里使用是正确的。②炙手可热,比喻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指知名度。此处对象不当。注意“炙”的写法,这个字取意“肉在火上烤”。④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描写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此处不合语境。⑥一文不名,意思是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一文不值”。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分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据……显示,句式杂糅;B.成分残缺,承担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以文育人 后加“的职责”;C.语序不当,“不仅……也”后的句子需调换位置。
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录取”和“名额”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按着”后面没有中心词;D项,结构混乱,“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句式杂糅。
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知识,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A项,“秀才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统称举人”不当,秀才参加乡试被录取者统称举人;“会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不当,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解元”指科举制度中乡试第一名。
6 略
【答案】7. D 8. C 9. D
10. (1)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
(2)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
【解析】7. 试题分析:D项,“中国佛教的重要经典”错误,《道德经》是道教的经典之作。《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8. 试题分析:画线部分上文说的是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画线部分说的是门生回去后回复太尉郗鉴的话,因此“曰”的主语是“门生”而不是郗鉴,由此可知A项断句错误,可排除。门生回复郗鉴时先肯定了王氏诸少都很优秀,然后突出强调了王羲之的与众不同,这里的“然”应表转折,故应在“然”前断开,可排除B项。“门生归谓鉴曰”是说门生回去,对郗鉴说,从事情的先后顺序来看,应在“门生归”后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
9. 试题分析:D项,“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不当,由原文“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可知,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不当,原文为“述深以为恨”,意思是王述深以为遗憾,“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有:(1)“为”,替;“为写《道德经》”,省略句,(谁)为(之)写;“举”,全,都;“笼”,名作动,用笼子装;“以为乐”,省略句,以(之)为乐。(2) “为”,做;“以”,因为;“代”,接替,代替;“吊”,吊唁;“诣”,拜访。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耿直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看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竟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时非常高兴,多次恳求道士要买他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王羲之欣然命笔,写好后把鹅装在笼子里回去了,一路上乐不可支。还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篚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他的书法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他的职务,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一次,就再也不登门。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顾,王述深以为遗憾。
【答案】11. BC 12. 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突出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同落叶的飘零对比,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
【解析】
11. 试题分析:B项,“以比喻的手法”不当。第二联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翻思”“肯信”赋予落叶以人的情感,说它念及以前春日的和暖,自知应有秋风的萧瑟,是充满理性的思考。这是从落叶自身的角度对其进行描写。C项,强加因果。“河边乱暮空”意思是有的在苍茫河边盲目地飘荡,“何边乱暮空”意思是落叶盲目地飘满,哪里是边际,两种版本各有特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应”“自立”“不与君同”进行分析,诗人笔下的“松”与上文中的“落叶”,一个是四季常青,一个是飘零四方,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语即情语,对比之中体现出诗人不同情感,这情感就是对落叶的叹息和同情,就是对不畏秋风摧残的松的赞叹和向往。所以诗人写“松”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悲叹,也表达自己不入俗流的性格和追求。
13【答案】
(1). 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
(2).具备这两种品质
(3).你可以支配自己的价值观(意思对即可)
14【答案】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解析】试题分析:新闻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第一步:提取新闻的主体及事件,首先按照“谁发生了何事”写出基本结构。第二步:突出独特性、新颖性:在找出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新闻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步:整合要素,准确写出“一句话”。如世界首款“免提伞”面世。
2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①陶渊明说“既自以心为形役”“误落法网中,一去三十年”,因为内心与肉体的不和谐而痛苦万分,最后挂冠归隐,在大自然中获得了解放。
②和为贵,谐为美。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雨果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分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层面中四个词之一就是“和谐”。
请以“和谐”为写作范围,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角度自定,字数不少于800。
【答案】温馨和谐我的家
“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和弟弟,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我爱我的家,女儿儿子我的他,爱就是忍耐„„”一曲《我爱我家》唱出了我心中的快乐情怀,抒发了我温馨的感受。
我的家在乡下,并不算富有,但我们家有爱,充满和谐与温馨。虽然父母为生活生计而成年累月奔波效劳,顾不及用直接的方式来亲吻我,但我知道他们很疼我,因此,我从小被包裹在浓浓的爱里,被关爱所感染。即使我穿的不是时装名牌,吃的不是佳肴美味,但家人同样让我感到自己像个小天使。每当玩耍回来,爷爷奶奶总 是宠爱地把我拢在怀里;每当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总是伸出粗糙而温暖的手把我搂进怀抱。那种平淡的温馨,从容的温馨,只有我的灵感才悟出来,这就是真正的和谐与关爱。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了,也一天天感受到我家的美好和温馨。每当下午放学回家,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我家庭院里,看上去一切都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上映出点点淡红,真的很美很美。可我觉得庭院里还有更美的东西。
那 一天,爷爷病重两个多星期没有下床了,但他天天都惦念着我,常在嘴边喃喃地说:“小苗这个星期回不回家?”那个星期天到了,我一回到家,熟悉脚步声的爷爷早就听出来了。他连忙从床上坐起来:“阿苗哎……”接着要下床拉我。我赶紧跑到爷爷床前扶着他,叫他不要下床,我靠在他的身边,给他搓搓筋骨,还端来一盘热水,给爷爷烫烫足。在给爷爷烫脚时,我还学着小时候妈妈给我洗小脚丫时的情景。一边洗脚,一边抓住爷爷的脚说:“大脚丫,游呀游呀游呀上岸。”这一来,爷爷的老脸上露出笑容,一手捋着我的头发说:“小乖乖,在学校里要吃饱饭,好好读书学做人……”我也在爷爷耳边轻声说:“爷爷,请您放心。”这时,他脸上露出润色,病好像也好多了。爸爸回来了,看到这个情景,心也乐了。这不是很美吗?
又有一次,奶奶的风湿又犯了,关节疼痛,全身发麻,除了服药治疗,还要按摩舒松。当时正值农忙,爸妈又要忙于赶农活。这时爸妈每天上下午干活回到家里就分工合作了:妈妈照顾爷爷奶奶,给奶奶按摩筋 骨。爸爸劈柴做饭搞家务。这一边,妈妈轻搓细揉,按得奶奶直叫舒服;那一边爸爸脚轻手快,把家务做得妥妥贴贴。在一边给爷爷奶奶洗衣服的我看到此情景,禁 不住笑着说:“妈要当个按摩师,爸要做个巧媳妇罗……”说得全家都乐开了怀,爷爷奶奶的病魔仿佛也被那笑声赶跑了。难道此情此景不美吗?
这时,微微的晚风中又传来《我爱我家》那优美迷人的歌声,为我温馨和谐的家更添美色。
高一语文练习2
浪淘沙 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⑴.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常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表达人生感慨的意象,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⑵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命若琴弦(史铁生)
①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②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③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④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⑤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⑥“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⑦老瞎子早忘了兰秀儿的事。“吃的、喝的、烧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也该学着自个儿出去说回书。行吗?”
⑧“行。”小瞎子觉得有点对不住师父。
⑨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⑩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⑾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多处描写老瞎子为治好自己的眼睛不辞辛劳奔波说书,到后来发现“药方”只是一张白纸时,顿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弦骤然断裂,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B.小说第⑸段细致描写了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老瞎子对治好眼睛的渴望,为后文发现“药方”实为一张白纸而蓄势。
C.老瞎子将“一千根”的谎言变为“一千二百根”,继续传给徒弟,意味深长,与前文老瞎子师父临终前说的话形成照应。
D.小说的构思巧妙,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瞎子艺人的一生,也看到了众多底层人民的生 命状态——人生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奈。
E.这篇小说,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倾诉了残疾艺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15.小说开头的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6.第②段刻画说书老人的形象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①很多同学失去了学习兴趣,整日无所事事,峥嵘岁月,辜负了大好的青春时光,实在可惜。
②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后盾,面对欧美等科技强国,我们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很难超越。
③年轻有为的王娜玲珑剔透,在攻关方面有着过人的天分,很多困难的事情经过她的周旋,最后都顺利解决。
④岁月易逝,时不我待,年轻人要乘此豆蔻年华的黄金时代,抓紧学习科学文化,丰富自己的学识。
⑤这群歹徒近来走私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对他们而言无非是如虎添翼,不知又要犯下什么大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通过央视再次发力,推出一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
B.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抵御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90个左右的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能否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其中语文 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
22.下列各句加点的敬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你对令尊的问候,我一定丝毫不差的转达。
B.我的书橱里有中学语文老师赠送的一套《契诃夫文集》,扉页上写着“林红同学惠存”几个遒劲的大字。
C.你的来信中有几处用词不当的地方,我都一一雅正了。
D.请放心,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会鼎力相助的
23.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时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同时表现送别之人的同仇敌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 ,暮春之初,会于 山阴之兰亭,修 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 ,茂林修竹;又有 ,映带左右,引以为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 ,一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 , 品类之盛,所以 , ,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未尝不临文 ,不能喻之于怀。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一语文练习十五答案
12. (1)AB(A通常以58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本词54个字,属于小令,可见《浪淘沙》多是小令。B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中的“中秋节”表述错误,应为“中元节”。)
(2)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所见的美景。②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③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
14.(1)BC(答B得2分,答C给3分,答D给1分。A项“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有误。正是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老瞎子才决定将这个“药方”继续传给徒弟。D项“众多底层人民”不准确,小说所反映的人生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奈并不只针对底层人,而是所有人都有可能的际遇。E项“愤慨和不平之气”有误,而是对命运的接受和奋斗。)
15.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②为后文野羊坳弹断最后一根琴弦的情节做铺垫。③表现了老说书人内心的坚定和顽强。(1点1分)
16.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正面描写)。写老人说书的内容丰富、任随众人挑选、不慌不忙与众人说书等细节,体现了老人对说书的满足和技艺的娴熟、内心的从容。②侧面描写。当老人开始说书,满场立刻鸦雀无声,从侧面表现出老人说书技艺的高超。(1点2分)
20. D(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寻常的日子。理解错误。B项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C项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赏玩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D项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错对象。E项如虎添翼: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21.D A项,滥用介词,淹没主语,删去“通过”。B项,搭配不当,“调控措施”与“不断提高”不搭配,在“调控措施”后加“不断加强”。C项,成分赘余,去掉“至少”或“左右”。
22.B解析:A,“令尊”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C,“雅正”是一个敬词,只能用于别人,是本人对别人说的话,意思是:请别人帮助改正;D,“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23.【答案】 (1)光临 回到 (2)至今健在 精神矍铄 (3)高足 学生 (4)欣慰 高兴
13.(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粪土当年万户侯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